K8凯发(中国)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

×

“上可发电,下可养殖” 渔光一体构建新格局

来源:本站
发布时间:2024-05-09

位于渤海湾畔的山东省滨州市有着漫长的海岸线。依海而生,向海而兴,这里的鱼虾养殖企业将虾塘建在海边,然后把渤海水抽取到虾塘里。7月21日,记者抵达滨州,在通威新能源滨州市沾化区300MW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上,记者看到浩浩汤汤的水面,水上是鳞次栉比的光伏板。项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水下养殖的滨海盐田虾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大批量上市了。

盛夏时节,烈日炎炎,7月21日当天,滨州市最高温度冲破了30摄氏度。而这里的盐田虾却可以享受到光伏板的遮荫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有了光伏板的遮蔽,虾塘的水温要比传统池塘低2摄氏度左右,水温降低可以减少鱼虾高温性疾病的爆发,让水中鱼虾安全度夏,更有利于盐田虾的生长。

“上可发电,下可养殖”的沾化渔光一体项目由通威新能源(深圳)有限公司所投资建设,占地7800余亩,总装机容量300MW,是目前全国单体最大的“渔光一体”项目。据悉,项目全容量采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。在项目25年经济寿命期内,年平均上网电量约4亿千瓦时。

沾化项目将现代农业、渔业与智能光伏产业科学地结合,将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了寸金寸土的聚宝盆。

放眼全国,通威已经在江苏、江西、安徽、山东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、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开发建设了60多个以“渔光一体”为主的光伏发电基地,并网规模超过3GW。可见,“渔光新曲”正奏响全国,演绎着“新能源、新渔业、新农村”的新格局。

1+1>2

渔光互补不仅成了我国20多个省市的选择,也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。今年6月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中提到,要积极推进“光伏+”综合利用行动,鼓励农(牧)光互补、渔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模式。

随着平价时代的来临,光伏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。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唐霖表示,“渔光一体”模式水上产出清洁能源,水下产出健康水产品,既实现绿色农业、绿色能源的高效协同,又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高效协同,有利推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,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落地实现。

通威东营200MW“渔光一体”项目,不光实现了新能源和新渔业的融合,甚至拓展到了旅游业的领域,成了国内首个以“渔光一体”为载体的国家3A级景区。

据介绍,通威东营项目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,同时也兼养了海参。南美白对虾年产在300吨以上,海参年产有40吨,年销售额在2000余万元。光伏发电部分每年能够提供的清洁能源大约为2.4亿度电,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8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是30万吨。

唐霖介绍,除了光伏发电和水下养殖外,通威东营项目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个“网红”景点。休闲观光方面建设了“渔光小镇”、展示中心,集休闲娱乐、科普教育为一体,共同促进新农村三产发展,整体实现“渔业+光伏+旅游”的有机结合,实现了1+1>2的目的。

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小平表示,通威“渔光一体”的开发模式采用“一二产业协同发展、适度搭配第三产业”的方式。三个产业融合打造出了集新渔业、新能源、新农村为一体的“三新”现代产业园。拉动产业换挡升级,为新农村建设转型提供有效途径,达到资金有来源、投入有回报、经营管理有主体的效果,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。

数据显示,目前,通威及合作伙伴、养殖户控制的池塘水面大约400万亩,经过规模化、智能化成片改造后,可架设120—150GW的光伏电站,同时每年产出优质水产品超1000万吨。

技术创新支撑复合发展

水上架设光伏板,好处虽多,但由于环境限制,渔光项目仍面临着诸多挑战,如高湿度,高盐雾等特征,从设计到建设再到运维,建设难度指数比普通地面光伏项目都要高很多。

好在,数字化+ AI已成为大型光伏电站的主流趋势。沾化项目和东营项目都采用了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。该方案集“体量大、建设速度快、发电效率高、工程质量高、数字化程度高”于一身。在防盐、防潮、防雾、防蚀、防辐射等都进行了非常严苛的检测。

华为智能光伏中国区副总经理熊国喜介绍,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针对整个系统通盘考虑,采用华为智能组串式逆变器,发电量比预期高5%以上;整机IP66防护等级,无惧水面潮气,还可主动预防PID效应;采用智能IV曲线诊断技术,水面复杂场景可远程轻松运维。以数字化、AI+等先进技术,打造成本更优、发电量更高、高可靠性、低运维成本等更多价值,在助力“渔光一体“项目“高标准”推进的同时,也为全球光伏数字化转型按下了“快进键”。

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邢清表示,从补贴时代到退补时代,贯穿光伏产业链发展最核心的逻辑就是要降低度电成本。华为进入光伏领域可以发挥华为在原来传统电力电子的技术积淀,数字化的能力也是华为在ICT领域积累了30多年的优势。技术的优势为客户带来了项目成本的降低,邢清举例称,在马来西亚的一个30兆瓦时的光伏项目,节省的人力工时将近2000个小时,大幅地降低了客户运维的成本。

“双碳”的大背景下,新能源将成长为主力电源,光伏行业需要更高的发电量,更好的投资,更低的运维成本,更高效的数字化管理。熊国喜介绍,华为的技术积淀可以帮助客户达成以上多重目标。据悉,截至2022年3月31日,华为智能光伏已经助力客户实现累计绿色发电5359亿度,相当于减少2.6亿吨碳排放,等同于植树3.6亿棵。